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
如果要貼切地形容手術後的感覺,莫過於這活潑生動的四字廣東俚語——條氣唔順!(語帶雙關:字面可解作“呼吸不暢順”,深層意義是“心情不舒暢”或“心裡有氣”)
一個正常成年人每分鐘平均呼吸10到12次,絕大部分時間都在“不隨意”(意即不需經大腦控制,自然而然地進行)情況下發生。所以當我發覺自己在床上轉身便氣喘如牛,說話不到第三句就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,方才知道能不隨意呼吸是何等珍貴;即便我想“隨意”作深呼吸,也往往因疼痛和咳嗽被逼半途而廢。
不過最使我條氣唔順的還是那種強烈而莫名的失控感。我是一個十分喜歡計劃的人—— 十年展望,五年大計,一年規劃,每季目標,月底檢討,一週預算,每日流程。。。,我更享受一切按計劃完成時那份運籌帷幄的滿足感。我沒有計劃要得癌症,也沒有預算過自己在地上的日子可能只有五十三載。神啊!袮說過: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(羅8:28)我不盡曉得臨到我身上的事情,求主顯明袮的旨意,因我深信一切都是對袮愛的並愛袮的人是有益的。
基督徒就是被召背起十架跟從基督的人,我們要走的不是寬敞舒適,花香常漫的康莊大道,我們要隨時預備好面對身心靈的折磨,被敵人逼迫苦待,甚至被朋友出賣丟棄,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主曾經親嘗的。當我正在擔憂自己的壽數是否能超過五十三,慕然憶起恩主在十架上為我捨命時年不過三十三;原來神應許萬事都互相效力,並不代表祂一定會改變環境或挪去患難,而是呼喚我們無論身處任何境況,都可以完全倚靠祂。
我的心哪,你當默然無聲,專等候神,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。(詩62:5)假如我的盼望只是建基於外在的環境—— 病癥消失,治療生效,精神爽利,回复工作。。。,那麼我的心境就只能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起伏不平。這種缺乏平安的盼望是脆弱而不可靠的,因為事實上我對外在的環境是完全無能為力的,當這些利好的結果沒有如願地發生,剩下來就只有懼怕和失望。
神一再提醒我盼望絕不是源於我(或任何人)能操控環境,而是在乎完全順服信靠神的掌管,祂應許每刻與我同在,祂必會使萬事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。從神而來的盼望是超越環境的,是昨天,今天,明天都不會改變或動搖的,因為我的盼望是從那位昔在,今在,永在,信實無變的神而來的。
神在創世時把生氣吹在亞當的鼻孔裡,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;當聖靈在五旬節降臨的時候,從天上有響聲下來,好像一陣大風吹過。現在的我就像一只進了廠維修的帆船,默然無聲,專等候神,到那一天祂把大氣吹在我身上,我定必再揚帆啟航,迎風疾走。
主內
黃澤群長老